二、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干预预防措施 1、确定高危人群,帮助评估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因素
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高危因素包括高龄、女性绝经后、骨折家族史、低体重、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、不良的生活方式(吸烟、过度饮酒、过多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、缺乏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和患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(如甲亢、糖尿病)或长期服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(如糖皮质激素和利尿剂)等。对其采取骨折风险评估 ,帮助其分析可能诱发骨折因素,提出预防骨折措施。
2、对高危人群的安全防护指导
对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,对其加强安全防护指导,告诉他们跌倒的不良后果以及预防措施,如上厕所、起床、洗澡等要站稳后才移步,提高动作的协调性。上下楼梯、乘公共汽车要扶着扶手。地板不宜过湿,穿舒适而防滑的鞋,以防地板打滑引起跌倒。高龄骨质疏松患者应减少到人群聚集的地方,以减少碰撞。对行走不稳、下肢肌力较差的老年人备有拐杖辅助。平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,避免负重,必要时使用腰围,有利于预防椎体骨折的发生。
3、老年人运动方式与环境要求
运动对骨量影响的机理较为复杂,据报道可能与运动可以提高血清的性激素水平;运动时日照可以提高体内1,25(OH)2D3水平,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;运动可促进钙离子在骨组织的沉积,提高全身骨骼的应力刺激,降低绝经后妇女血中PTH水平等有关。老年人无严重的慢性病、行动障碍,可适当参加户外群体活动。运动应量力而行,循序渐进,如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等适合老年人,户外活动可开阔胸怀,呼吸新鲜空气;日光照射皮肤有利于体内维生素的合成和钙的吸收。外出运动最好结伴同行。如遇有跌倒危险时可相互提醒。居住环境应适合老年人的特点,室内灯光明亮,光线分布均匀,地板平坦,使用防滑低砖,避免碰撞、滑倒。物品摆设不宜太高,方便取放。卫生间设坐厕并安置扶手,床的高低也要考虑到方便老年人。避免因居住环境因素引发跌倒。
4、骨质疏松的干预治疗
从饮食中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,钙的来源主要是奶制品、豆制品、海产品,如牛奶、海鱼、豆腐、芝麻、蔬菜等。研究证明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能提高老年人运动的协调性。护理人员应科学地指导患者正确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,但须慎重,以防产生不良后果。科学选择抗骨质疏松药物,在医师指导下正规应用,可有效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。
山东创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http://www.medilogy.cn/